前沿 | MIT:肝癌发病几年前,我们就能找到它

导语: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效致癌物质。研究估计,大约有80%的肝癌与黄曲霉毒素的暴露有关。由于黄曲霉毒素通常会在霉变的玉米、花生和葵花籽中存在,一不留神,人体就会将这种致癌物质摄入体内。





▲MIT的科学家们找到了提前发现致癌突变的方法


最近,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方法,用于检测细胞是否曾暴露在黄曲霉毒素中。这种筛查可以用来预测罹患肝癌的潜在风险。甚至在肝癌形成的多年前,它能预言疾病的发生。

为了检测细胞是否曾受黄曲霉毒素的影响,研究人员首先需要了解,黄曲霉毒素为何会导致肝癌。先前,这家来自MIT的实验室曾发现,黄曲霉毒素会诱发基因突变——在这种毒素的作用下,DNA中的鸟嘌呤(G)往往会转变为胸腺嘧啶(T),这会对一些关键基因造成严重的影响。一旦这些基因失去作用,肝癌也就更容易发生。

研究人员敏锐地发现,这些黄曲霉毒素对DNA序列有着特殊的偏好。理论上说,它应当随机造成突变,但实际上,研究人员意识到,高达25%的突变发生在CGC序列上。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原因,但这无疑可以被作为检测黄曲霉毒素暴露的一个标准——如果动物体内的CGC序列出现了异常高的突变,那么它就要小心了。


▲黄曲霉毒素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途径,诱使肝癌发生

(图片来源:《PNAS》)


在小鼠实验中,研究人员的假设得到了验证。首先,他们让出生4天的小鼠暴露在黄曲霉毒素中。随后,他们分别在小鼠10周大(尚未出现肿瘤),以及小鼠出现肿瘤的两个时间节点,对小鼠的肝脏细胞进行了DNA测序。

“即使才刚到第10周,一种非常明显的突变特征就已经出现了,”一名研究人员说:“这是一种非常早期的发作。”

研究表明,这种技术能在小鼠尚未出现肿瘤前,就清楚地找到CGC序列发生的突变,并以此预测小鼠的肿瘤风险。更关键的是,尽管这种突变发生的概率极低(1000万到1亿个DNA碱基对中只有一个),研究人员依旧可以准确地将它挑出来。


▲一种特殊的基因测序法使科学家能“亿里挑一”,找到突变

(图片来源:PNAS)

 
“这就好像是找到了一个指纹,” 研究人员说:“它可以真正的衡量动物此前是否曾暴露于致癌物质中。”

在动物实验后,研究人员又进一步分析,这种技术能否在人体中也能预测黄曲霉毒素对身体的影响。他们从世界范围内找到了300多名肝癌患者,并分析了他们肿瘤细胞的遗传特征。比对发现,其中13名患者的特征与小鼠细胞内的特征非常相像。进一步的数据追踪表明,这13名患者主要来自亚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由于饮食因素,这些地区的人经常接触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因此,这也从侧面支持,这项技术能够检测出哪些人曾暴露于黄曲霉毒素之中。


▲由于饮食,亚洲和非洲部分地区的人很容易摄入黄曲霉毒素

(图片来源:HarvestChoice)


有了这种检测手段,MIT的科学家们希望进一步将它开发成一种简单的测试。比如,只要验一下血,医生就能检测到这些特殊的突变情况。那些血检呈阳性的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肝脏扫描,以便确认肿瘤是否开始形成。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在肿瘤形成的第一时间通过手术将肿瘤去除。
 
“你可以设想,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拥有一百万人口的区域是具有高风险的地区。通过检测这种特征突变,你可以从这一百万人口中筛选出大概5000名携带这种突变的人,这些就是需要紧密跟踪做早期检测的人。” 一名公共卫生专家评论说。
 
利用这一思路,科学家们可以对很多致癌物质引发的癌症早期突变进行追踪,并对高风险人群进行预先的筛查,减少晚期肝癌的发病率。这样一来,肝癌患者们的生命也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参考资料:
[1] Detecting mutations could lead toearlier liver cancer diagnosis
[2] MIT官方网站


大通福克斯美国会诊中心(CMAA)是一家专注于为中国患者提供美国高端精准医疗咨询和服务的专业机构。自成立至今,已经为许许多多的中国患者提供了这样的服务,不仅让他们体会到了高端的,专业的服务,而且接受了精准的,个体化的治疗。最重要的是,通过中心提供的服务,很多病人获得了满意的,甚至是超越他们期望的治疗效果。

上一条:PRESS | 肝癌免疫疗法获FDA优先审评资格

下一条:前沿 | Nature子刊:新型靶向Wnt结直肠癌候选药物问世

首页
向上 电话 联系